推動恒山黃芪高質量發展 2025年中藥材鄉村振興示范行動走進渾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3 10:59:36
來源:新華網

推動恒山黃芪高質量發展 2025年中藥材鄉村振興示范行動走進渾源

字體:

新華網大同9月23日電(記者劉映)北岳恒山,不僅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還是黃芪、黨參、柴胡等中藥材生長的天然寶庫。9月19日-21日,2025年中藥材鄉村振興示范推廣行動走進"中國黃芪之鄉"——山西大同市渾源縣,眾多專家、領導與產業代表齊聚這里展開深入研討,從古法種植到科技賦能,從恒山之巔到走向世界,共同推動恒山黃芪高質量發展。活動以“恒山黃芪 中華正氣”為主題,由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主辦,渾源縣農業農村局等多家單位承辦。

開幕式現場

從山巔到世界:千年黃芪育出新機

作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恒山黃芪,也稱渾源正北芪,擁有1500余年的種植歷史。據《渾源縣志》,北魏時期就有刨黃芪入藥的記載。目前,恒山黃芪產業發展情況如何,有哪些核心優勢?

渾源縣委書記、縣長趙昱清在致辭中亮出恒山黃芪產業發展的“成績單”:全縣宜芪面積達39.5萬畝,有芪面積28.6萬畝,年產2500噸,全產業鏈產值15億元,直接帶動5萬余農戶增收。他表示,目前恒山黃芪栽培系統已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產品出口60多個國家和地區。下一步,渾源將圍繞種源保護、標準制定、品牌建設持續發力,推動恒山黃芪向更大目標邁進。

生長在海拔一千多米恒山山脈上的黃芪,長期處于野生、半野生狀態,通過自然落籽或人工撒播種子,人種天養,秋分后采刨,采大留小,平均生長期6年以上,不施肥、不澆水、不鋤草、不用藥,黃芪的競爭力、抗病、抗旱等抗逆能力特別強。渾源縣委常委、副縣長胡鵬介紹,恒山黃芪有幾大核心優勢,包括優越的生態環境,其土壤富硒,氣候也利于養分積淀;悠久的種植歷史,明清時期便為貢品,并榮獲“中國黃芪之鄉”稱號;“人種天養、天種人護”的仿野生種植帶來的道地藥效,其總皂苷含量遠超藥典標準,還呈現“金井玉蘭菊花心”的特征等。

從傳承到創新:科技引領全鏈升級

隨著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以科技創新賦能鄉村振興,已成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恒山黃芪如何實現做大做強、做精做優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聯盟理事長張伯禮通過視頻提出建議,包括以科技賦能,推廣規范化種植加工、打造溯源體系;以文化為魂,發掘道地藥材文化內涵;暢通渠道,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種好、賣好、收益好”等,為恒山黃芪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核心指引。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原副司長吳海東指出,中藥材產業連接健康中國建設與鄉村振興,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加大,聯盟不斷推動其向著標準化、規范化發展。恒山黃芪是道地藥材,渾源已構建其全產業鏈,助力地方經濟與農民增收,成為鄉村振興引擎。

聯盟秘書長鄭文科作報告

“聯盟以引導推進道地品種規范化、規模化、現代化建設為重要內容。”聯盟秘書長鄭文科說,針對恒山黃芪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方向,包括以科技賦能推動現代化生產,推廣規范化種植技術,升級傳統作坊式加工環節,同時建設全流程溯源體系,解決恒山黃芪種植年限驗證等問題,保障產品品質實現可追溯。

山西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張強表示,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為省內三農領域重要力量,未來將加強交流,聚焦產業需求,推動創新要素集聚,攻克瓶頸,促進成果轉化,助力黃芪產業成特色品牌產業。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文全教授分析黃芪產區差異,提出恒山黃芪需建良種繁育基地,推進種質純化;重視病蟲害防控,警惕根腐病等,推進深加工升級,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結合外觀與成分定高于藥典的恒山黃芪標準,還需開發環境友好技術、完善溯源體系,助力恒山黃芪做大做強。

“恒山黃芪不僅擁有千年種植歷史、獨特的生態環境、生態栽培模式、充足生長周期和傳統加工工藝五大核心優勢,也面臨著種質資源退化等發展痛點。”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渾源綜合試驗站站長、山西農業大學恒山黃芪產業研究院院長、田洪嶺研究員說,團隊通過建設種質資源圃、開展全基因組測序等基礎性工作,成功選育出新品種“恒芪1號”,并落地轉化。同時從資源高效利用、道地性評價等多個維度持續發力,系統推動恒山黃芪從種植到消費的全產業鏈融合升級,為這一傳統優勢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圓桌對話現場

圍繞“恒山黃芪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議題,還有多位嘉賓進行了圓桌對話。山西省醫藥集團道地中藥材公司董事長梁志宇提出,基于恒山黃芪生長環境特殊、質量優越、產量稀缺的特性,恒山黃芪應定位于“塔尖”的高端產品;渾源縣農業開發投資集團董事長李帥友則結合黃芪人工采挖環節等痛點問題,提出加強科學研究、精深加工、不斷開發新產品等建議;渾源縣委常委、副縣長胡鵬回應,政府將設立“恒山黃芪產業發展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深加工與品牌建設,同時推動“黃芪+文旅”融合,拓展產業鏈價值。

百人團調研現場

會議期間,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還與渾源縣人民政府代表簽約合作,進一步推動恒山黃芪產業標準化、規模化發展;聯盟還組建“恒山黃芪產業合作百人團”,為鄉村振興注入產業合作新動能。

【糾錯】 【責任編輯:孫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