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品牌轉型與全球化戰略的一部分,周大福珠寶于今年6月在杭州宣布推出其首個高級珠寶系列“和美東方”。在成功踏出第一步后,高級珠寶系列于9月24日在北京前門文華東方酒店舉行周大福“天圓地方”臻品文化展,包括私人鑒賞會、文化論壇等一連串活動,旨在推廣翡翠文化價值,并展出重點產品“天圓地方”系列,結合高品質翡翠與純凈鉆石,將中式美學融入現代設計。

據《2024年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2024年中國玉石產品市場規模約為980億元。消費方面,《2024中國翡翠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珠寶翡翠帶動了90后年輕一代的高品質消費。周大福珠寶集團2026財年第一季度(2025年4至6月)資料顯示,集團旗下翡翠產品銷售額增長約一倍,展現翡翠在美學、文化與投資價值上的潛力。
2003年版中國國家標準《珠寶玉石 名稱》已將“Fei Cui”定為翡翠英文名稱寫入標準。從技術層面和現實情況看,由于翡翠是一種主要由硬玉、綠輝石、鈉鉻輝石中的一種或三種任意組合而成的礦物集合體,礦物組成復雜,無損檢測較難精準確定礦物組成比例,樣品命名較難。因此“Fei Cui”名稱國際化,有科學、市場、文化多方面的意義。

周大福珠寶董事總經理及CIBJO理事會成員黃紹基表示,一直以來,翡翠市場雖體量龐大,但增長勢能受限于命名與標準的不統一,推進翡翠標準化與國際化,將有助于市場透明、規范和公平貿易。近年國潮興起,而翡翠憑借其深厚文化底蘊與歷史意涵,越來越受到高端消費者青睞,特別是注重珠寶文化的資深收藏家及熱愛中華文化的中外人士。
2024年,世界珠寶聯合會(CIBJO)成立專家組啟動《Jade和翡翠指南》的編寫。在當年舉辦的代表大會上,CIBJO首次面向國際珠寶業界頭部機構代表和社會公眾宣導以“Fei Cui”作為翡翠的國際標準名稱。目前,參會各方已就翡翠術語和定義達成初步共識,下一步需推進翡翠檢測技術方法標準化。
珠寶國檢集團技術研發部(標準化部)主任蘇雋也參與了專家組工作,她表示中國有非常豐富和雄厚的翡翠科研以及標準化工作基礎,我國2009年已發布了《翡翠分級》國家標準,翡翠無論從其材料屬性、或是工藝和文化價值的復雜度等都遠超任何單一礦物寶石,翡翠需要一套專屬評價體系體現其綜合價值。依托中國作為翡翠消費和加工大國的產業基礎,行業各方攜手推進翡翠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定能讓世界更了解翡翠與玉的美,感受中國玉文化背后的深厚底蘊與文化魅力。


周大福珠寶除了在高級珠寶的作品上應用翡翠,亦先后在多個產品系列推出采用翡翠為素材的珠寶產品,如與潮牌CLOT和故宮博物院合作推出的聯名系列、傳喜系列及國萃傳承系列等,致力于將翡翠文化推向全球更廣泛的消費者,同時為集團尋求更多增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