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04月07日
- 2021年03月26日
- 2021年03月25日
- 2021年03月23日
- 2021年03月22日
- 2021年03月20日
- 2021年03月15日
- 2021年03月08日
- 2021年03月08日
- 2021年01月20日
-
根據時間付費,從而獲得自習室座位使用權——近年來,付費自習室遍地開花。要從付費自習室反思,學習應當是一種時刻進行的生活方式,要消除“只有在付費自習室才能學習”的心理障礙,功利性學習之外,要鍛煉不斷利用碎片時間廣泛涉獵的能力。
2020年12月29日 - 2020年12月29日
- 2020年12月28日
- 2020年12月28日
- 2020年12月28日
-
我國18歲至44歲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別為169.7厘米和158厘米,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1.2厘米和0.8厘米。6歲至17歲的男孩和女孩各年齡組身高平均分別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
2020年12月24日 -
“姐姐明顯已經感受不到任何溫暖,帶著對這個世界的偏見和提防,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虛情假意。比起物質,他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關愛。”
2020年12月24日 -
我國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水平持續改善,但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問題不斷凸顯。
2020年12月24日 -
好的教育讓人獲得自由、獲得幸福、獲得自己潛能的實現,這是教育的本質。孩子是千差萬別的,潛能也是千差萬別的。兒童教育就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展兒童。
2020年12月21日 -
雖然多數青年“社恐”在專業人士眼中,只是個人精神上的自嘲或幽默,但其造成的影響,卻肉眼可見。當代人生活節奏較快,社交關系并不牢固,圈內圈外的社交關系薄弱,所以“懸浮感”也成為導致其社交障礙乃至“社恐”的原因之一。
2020年12月21日
- 2021年03月31日
- 2021年03月31日
- 2021年03月26日
- 2021年03月18日
- 2021年03月08日
- 2021年03月08日
- 2021年03月02日
- 2021年03月02日
- 2021年01月13日
- 2021年01月11日
- 2021年01月07日
- 2021年01月06日
- 2021年01月06日
-
日前,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師生同臺專業技能競賽舉行。
2020年12月29日 - 2020年12月24日
-
高途課堂是跟誰學旗下專注于中小學的K12在線教育機構,采用“名師授課+雙師輔導”的在線直播雙師模式,名師平均教齡11年。
2020年12月22日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建筑學院學生喜獲2個金獎、2個銅獎、6個優秀獎的佳績,建筑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建筑學院院長趙紅紅一行5人參加了學術年會系列研討會,參觀了優秀獲獎作品展。
2020年12月23日 -
近日,第三屆泰迪杯數據分析職業技能大賽落下帷幕并公示了獲獎名單。
2020年12月23日 -
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IT應用系統開發大賽中,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電氣工程學院坤謙科技創新團隊開發設計的《一種新型無功補償控制器》獲“特等獎(銅獎)”,并與企業達成成果轉化意向。
2020年12月14日 -
本次活動設1個主會場(即花都站)、4個分會場(即樂同站、獅嶺站、花城街站、花山鎮站)。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近30名學生志愿者參與了開通活動,并在“花都站”主會場為參加活動的人員提供后勤保障志愿服務。
2020年12月07日
-
錄取通知書里的育人理念,體現著一所大學的初心使命、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錄取通知書的信息告知功能已經越來越淡了,但其承載的對高校精神、育人理念的宣揚使命越來越重。
2020年08月20日 -
在留學生群體里,有這樣一批特別的“大齡”學生,他們有的已在國內擁有資深工作經驗,有的已成家立業,有的已在本行業小有名氣,但他們都做出了一個共同的選擇——跳出舒適區,辭職出國留學。
2020年08月20日 -
著宇宙深處的聲音的光盤,厚達416頁的錄取通知書,激光雕刻工藝的校門……最近,全國各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紛紛亮相。與多年前不同,現在的錄取通知書花樣迭出,創意十足。
2020年08月19日 -
深受父母影響的他們,毫不猶豫地喊出了“我想成為這樣的你”,選擇了醫學專業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他們的毫不猶豫和義無反顧,無疑是這個夏日最顯眼的一抹亮色。
2020年08月19日 -
江蘇2020高招進行時,高校錄取通知書也陸續亮相。這些錄取通知書,總有一款打動你。
2020年08月19日 -
考生們要及時關注錄取進程,注意保持通信暢通,特別是在填報志愿時留下的手機、座機號碼應保持時刻暢通,以便投遞員順利進行投遞。
2020年08月12日 -
“今年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個本科專業。”高宏介紹,2020年河西學院在64個本科專業、10個醫學專科專業計劃招生5000人,其中包括今年新增的2個本科專業,招生范圍包括甘肅、黑龍江、湖北、云南等20個省份。
2020年07月24日 -
教育、公安部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切實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提防招錄“陷阱”,謹防受騙上當。
2020年07月23日 -
近年學校招生政策基本上維持相對穩定,盡可能滿足考生專業志愿,無專業級差,錄取時遵循分數優先原則,依據進檔考生的高考實考分和專業志愿安排考生專業錄取,各專業志愿之間無分數級差。
2020年07月23日 -
湖北考生考后成“夜貓子”,23點是查高校選專業的高峰。對健康守護者的崇敬,讓眾多湖北考生關注醫藥類院校,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是專業首選。
2020年07月23日 -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北京理工大學和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合作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
2020年06月12日 -
此次疫情改變了今年藝術類高考的形式,藝考的改革創新或將迎來重大契機。作為招考院校,不應“一刀切”取消藝術加試,而是要逐個專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力求用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選拔人才。
2020年04月20日 -
對于專業性強且擬繼續組織校考的高校,實施初選后,高考后再組織現場校考……受疫情影響,今年藝考政策出現重大變化,考生的備考方案也隨之做出調整。
2020年04月20日 -
高校考研初試成績正在陸續公布,每年往往都會有一些高分考生由于疏于準備復試,被低分考生一舉超越,一些低分考生由于沒有提前聯系學校進行調劑,從而錯過調劑機會。考生在知道初試成績后應該如何做呢?
2020年02月20日 -
《方案》設置2020—2022年三年作為加分調整過渡期,在過渡期內降低地方性加分項目以及不符合“三統一”條件的加分分值。
2020年02月12日 -
通知明確,原定近期舉行的自劃線高校碩士研究生復試錄取工作和有關招生單位博士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等推遲舉行。
2020年02月03日 -
記者從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獲悉,兩所大學均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統計,北大開放27門課程,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
2020年01月14日 -
今年藝考新政推出后,統考成績變得至關重要,大量學校取消了校考,80%的藝考生通過統考成績就能決勝負,這使得往年不怎么被藝考生特別重視的統考,變得“很魔性”。
2020年01月10日 -
中戲?戲劇人工智能?聽起來相當高級。“學院于2020年首次招收戲劇人工智能博士研究生,為科學招收選拔具有優秀科研能力和良好發展潛質的跨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現制定本簡章”。
2020年01月09日 -
山東省教育廳今天舉行2020年“新高考”實施方案新聞通氣會,通報山東省明年普通高考和錄取工作實施方案。普通類不再劃定本科、專科錄取控制分數線,而是采取分段劃線的辦法,根據考生高考總成績和招生計劃,劃定普通類一段線、二段線。
2019年12月17日
-
第一批00后已經開始進軍制造業,逐漸加入職工隊伍。相比70后、80后,工廠里的00后員工更注重技能的培訓以及未來的發展前景。能否吸引他們留在工廠,關鍵在于要提升崗位的幸福感和激發創造性。
2020年12月04日 -
11月26日,珠海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進一步放寬我市人才引進及入戶條件的通知》,對引進人才及落戶的學歷、年齡等條件進一步放寬,并明確自今年12月25日起執行。
2020年11月27日 -
就業與疫情令我國社會壓力交織,各界前所未有的高度關注疫情沖擊下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創業問題。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創業意愿的狀況究竟如何?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究竟是什么?對創業風險的主觀感知究竟怎么樣?
2020年11月23日 -
品水不是一件簡單事,“品水師”也不是一個輕松職業,“品水師”究竟怎樣品水的?“90后”首席“品水師”又是怎樣煉成的?近日,記者走進成都環境集團所屬自來水公司,王蘭英現身揭秘,帶你近距離了解這個“神秘崗位”。
2020年11月17日 -
只有在開闊的原野上,幼苗才能長成參天大樹,一個行業如果想要吸納新鮮血液,保持對優秀青年的吸引力,就必須要給年輕人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
2020年11月13日 -
要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既要穩住存量也要做大增量。新職業源于新業態,培育新職業,要求我們持之以恒地對創新事物采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為其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020年11月04日 -
“藍領”月薪超過大學生,并不能證明“讀書無用論”。恰恰相反,藍領工人受熱捧,其背后核心因素還是學習以及學習能力。只不過,這個學習以及學習能力的判定,并不只以學歷為標準。
2020年11月02日 -
“慢就業”是個老詞兒,是對高校畢業生畢業后“不急就業”一族的形象說法。總體而言,隨著家庭經濟狀況持續向好、學生“自我認知”越加清醒和張揚個性越加凸顯,“慢就業”現象越來越普遍。
2020年10月26日 -
對陳寬和他的創業伙伴來說,祖國的市場足夠大,讓他們可以安放創業夢;在鼓勵年輕人大膽創業創新的北京,他和團隊獲得“保姆式”創業服務;而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創業所積蓄的能量可以承載他的責任。
2020年10月21日 -
入職押金到底要不要交?體檢查出囊腫,能否拒絕錄用?金九銀十招聘季求職,快來讓專家為你解讀這些法律法規,避免糾紛。
2020年10月19日 -
俗話說“金九銀十”,在秋招旺季,相信很多高校畢業生正在找工作。現如今,年輕人的職業選擇已經越來越多元化。還在求職的你,有沒有Get到一些新職業?要不要嘗試應聘一下?
2020年10月16日 -
從夏天的七八月份開始,國內畢業生已開始申請一些校招時間較早的互聯網公司,進入10月,開放崗位的企業逐漸增多,畢業生們有了更多選擇。
2020年10月14日 -
今年以來,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人社部等部門持續發力,搭建平臺、集聚資源,為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還沒有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快來了解一下近期可以關注的就業信息及政策吧!
2020年09月23日 -
近段時間,政府大力推動靈活就業和新型就業,積極發展平臺經濟,為改善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從就業重點人群來看,8月外來農業戶籍人口調查失業率是5.4%,比上個月下降了0.3個百分點。
2020年09月16日 -
建立未就業畢業生實名清單,放開線上線下各類登記服務渠道,對登記畢業生逐一聯系,摸清就業需求。
2020年09月16日 -
今年夏天,唐騁畢業了,結束了在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攻讀生物學博士學位的7年學術生涯。與許多同學不同的是,他沒有繼續申請博士后,而是當起了全職博主。
2020年09月16日 -
要求各地于9月15日至12月31日,對2020屆和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集中服務,普遍落實實名幫扶舉措,使有就業創業需求的畢業生都能得到相應服務支持,促進畢業生盡早就業。
2020年09月11日 -
高校就業率造假行為必須杜絕。不過,反過來看,現有高校就業率統計的方式方法也有改進的必要。
2020年09月08日 -
日前,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恢復舉辦現場招聘會活動及加強招聘會管理的通告》,決定自9月1日起,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在全市范圍內恢復舉辦現場招聘會活動。
2020年09月04日 -
“找不到工作就填靈活就業”“碰到核查就說在做自媒體”……半月談記者調查發現,盡管教育部門明令禁止,但高校軟硬兼施讓學生用“就業證”換“畢業證”,用好看的就業率裝點門面等現象依然存在。
2020年09月04日
- 2020年12月28日
-
上海長寧26歲女孩馬寅青小時候因早產吸氧過量致雙目失明。2019年,她應聘受阻后開了家公司制作有聲書創業,之后兩年時間,帶領團隊錄制了300多本有聲書,她的團隊中有不少視障人士。
2020年12月08日 -
“咱們項目目前的行業標準化程度如何?有多少系統是面向企事業單位的定制系統?”“產品何時能夠實現量產?產量可以達到什么水平?”這是不久前在2020(第六屆)中國海歸創業大賽中發生的一幕幕。
2020年12月02日 -
煮一碗熱氣騰騰的鮮米線,米香醇厚,韌性十足,足不出戶就能感受云南味道。今年9月,劉成才的這個創業項目“云南鮮濕米線全國生產供應領跑者”還獲得了2020年“創青春”浙江省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金獎。
2020年11月27日 -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有無社團骨干經歷,學生均體現出對創業行為“知信行”不一致的現象,即從創業動機到創業能力再到創業行為遞減的現象。
2020年11月24日 -
創業?就業?每年都會有一批新海歸面對這道或許永遠沒有最佳答案的命題。然而,不變的是題目,時代發展中,作為答題人的“新海歸”們的心態正悄然發生著變化。
2020年11月18日 -
大學生在實踐上的薄弱是常態,可以在后期培訓上進行加強。目前,高校及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多嘗試創新與創業聯合培養的模式,著重加強對大學生的經驗管理、決策規劃及交際宣傳能力的提升。
2020年10月06日 -
“如果重新選擇,我不會再輕易創業,大學畢業那會兒,雖有一腔熱血和誠意,但缺乏經驗、人脈、資金的現實,讓作為創業者的我們注定要走許多彎路。”回想三年前創業失敗的馬贊這樣說。
2020年09月28日 -
要求各地于9月15日至12月31日,對2020屆和往屆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開展集中服務,普遍落實實名幫扶舉措,使有就業創業需求的畢業生都能得到相應服務支持,促進畢業生盡早就業。
2020年09月11日 -
近日,記者走訪了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的三家中小微企業,與企業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他們在重壓之下的創業故事、應變能力和執著精神令人感佩,他們向死而生的信念猶如一盞明燈,照亮著企業前行的路,也折射著廣大中小微企業逆勢攀登的信心。
2020年08月31日 -
如今,在她的努力經營下,微商事業逐漸做出了名堂,有時一筆批發訂單的價值能達到1萬元。做了兩年代理,她的收入從開始每個月1萬元左右,到現在每個月7萬元到10萬元不等。她還在國貿附近租了一間月租金1萬元的公寓,給自己買了車。
2020年08月28日 -
在疫情影響下,哪些專業會更容易就業呢?有人認為,作為國家緊缺人才專業之一,培養抗疫“戰士”的醫藥專業發展將繼續提速,就業也將繼續呈現上升趨勢。
2020年06月18日 -
5月是西瓜和甜瓜上市的時節,江蘇兩位95后“種瓜青年”忙得腳不點地,他們每天早上四五點天色蒙蒙亮時就一頭扎進瓜棚,晚上七八點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住處,辛苦之余也收獲了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
2020年06月09日 -
正當張繼超一籌莫展時,北京市在2月初出臺了幫扶中小微企業的社保減免政策。第一季度,他的公司獲得了社保減免4萬多元的幫扶,二季度預計可獲減免5萬余元。
2020年04月23日 -
9日上午,云南省舉行第八屆“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座談會,對10名“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獲得者和7名提名獎獲得者進行表彰。云南省委副書記、省長阮成發為10名“云南青年創業省長獎”獲得者頒獎。
2020年01月10日 -
歷經兩次手術,家里負債累累,李金龍的右眼依然看不清書上的字,在太陽下總是閉著。他常常要經受人們異樣的眼光,甚至被同學們戲稱為“獨眼龍”。但他的人生字典上卻寫滿了堅強。
2019年12月27日 -
除了創辦企業數量多外,北航校友公司的發展質量也較為突出,創業公司存活率高達97%。北航校友創業公司擁有創業公司最難能可貴的特質之一——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軟件著作權、專利、作品著作權、商標數量等保持高速增長,2018年較20年前漲了237倍。
2019年12月24日 -
“未來的世界一定是萬物互聯的世界。這艘無人船就是萬物之一,是物理世界中的一個節點。”近日,在第四屆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西北工業大學展區,西工大創客班學生張東告訴記者。
2019年12月23日 -
福建省首屆返鄉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今天在福建莆田市舉行,46名獲獎者分享了近百萬獎金。本屆大賽分現代農業組、文創旅游組、農村電商組、木蘭溪流域鄉村振興組4個組別,共有183個項目報名參賽。
2019年12月20日 -
從學藝術設計的小姐姐,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姜農,胡婷婷已經習慣了農業創業的艱辛,“我們目前白姜種植面積4畝左右,每年的產量約1萬斤,收購農戶生姜1萬斤。我偏要種生姜 從小在佘家大院吃著白姜長大,胡婷婷對白姜有特殊的情感。不想讓延續兩千多年的白姜文化慢慢被遺忘,胡婷婷決定跟父母學習種白姜,讓白姜迸發新的活力。
2019年11月19日
-
門檻更低、成本更小、就業通道更為直接的職業教育,不僅點亮了貧困家庭子女的人生夢想,也阻斷了貧困代際傳遞,改寫了貧困家庭的命運 努力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培養千千萬萬擁有一技之長的勞動者,我們將見證更多人生蛻變的精彩故事,書寫更多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篇章。
2020年12月29日 -
不同國家的職業教育體系各有特色。日本在精細化方面下足功夫,比利時既重視現代教育又保留古老傳承,德國牢牢守住雙元制模式,波蘭多管齊下加快發展一度沉寂的職業教育……
2020年11月13日 -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岐嶺鎮黃塔村村民覃雪梅原來沒有穩定工作,2016年底,她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只有6990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年收入21萬元,增長率超過25%;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274元,增長率約317%。
2020年11月03日 -
“慢就業”是個老詞兒,是對高校畢業生畢業后“不急就業”一族的形象說法。總體而言,隨著家庭經濟狀況持續向好、學生“自我認知”越加清醒和張揚個性越加凸顯,“慢就業”現象越來越普遍。
2020年10月26日 -
記者從教育部獲悉,202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改革試點賽將于11月在山東舉行。根據規定,凡在往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的選手,不能再參加同一項目同一組別的比賽。
2020年09月16日 -
對很多專科生來說,專升本考試是“第二次高考”,是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徑。然而,有高職院校長從辦學定位角度思考,認為高職院校不應大肆宣傳專升本案例,否則可能導致學校的整體教育模式發生偏差。
2020年09月07日 -
為鼓勵廣大青年學習技能,國家為技工院校學生提供“四大資助”。
2020年09月04日 -
就業前景好、學費低、升學途徑多……這些正逐漸成為職校招生的“金字招牌”,學生和家長對同職業素養需要慢慢培養一樣,整個社會對于技術工人群體的轉變認識也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業內人士表示,要想轉變思維,必須從制度設計上破除“唯學歷論”。
2020年08月19日 -
遠程辦公、云答辯、云畢業典禮、云招聘、健康碼出行……5G技術賦能千行百業,讓科技與我們的生產學習和生活不斷碰撞出“智慧火花”,“未來”比預想中來得更快。
2020年08月19日 -
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而言,幫助他們重建自信是教育的基礎,實現鳳凰涅槃是對其質的改變;讓他們成為一名“快樂工匠”,則是職業教育的魅力和動力所在。
2020年08月03日 -
中考志愿填報即將開始,對于一些考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會糾結是選擇高中還是中職。
2020年07月01日 -
今年2020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其中,高職畢業生約為385萬人。這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如何?又面臨著哪些新挑戰,或呈現出了哪些新特點?高職又該如何“破題”?記者進行了多方調研。
2020年06月01日 -
新華網北京5月27日電 為推動北京職業教育 “高質量、有特色、國際化”發展。26日,北京市舉辦職業教育工作推進會。
2020年05月27日 -
受疫情影響,高職院校畢業季的節奏被打亂,春季招聘也被搬到了線上。等待入職通知是令人煎熬的,但在成都學習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校畢業生侯岑駱只能耐心等待,就業意向只有這一家。
2020年04月15日 -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不少高職院校正在調研學生的頂崗實習和就業狀況,以便未雨綢繆。據記者調查了解,涉及文旅、餐飲、酒店管理等專業的高職院校,其學生的實習和就業相對影響較大。
2020年03月09日 -
中考成績公布后,16歲的海南昌江女孩小蕓將自己封閉起來,兩個星期沒有說話。之所以如此,是因為321的中考分數注定她只能讀中職,從此與高中、大學及她認為的美好生活無緣。
2020年03月02日 -
2月13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從省教育考試院獲悉,四川省招生考試指導中心日前就2020年高職單招工作致廣大考生及家長的一封信,請廣大考生及家長注意相關事項。
2020年02月14日 -
《2019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指出,大學生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外部環境變化造成大學生需求升級、大學生供給調整滯后,具體表現為文科畢業生就業困難,理工科人才短缺。林驥佳也表示,從崗位要求來看,招聘文科學生的崗位大部分要求的是可遷移能力,而需求理工科學生的崗位要求主要以專業技能為主。
2020年01月13日 -
如今的高職,正在努力破除社會對其存在的偏見,以質量為先,重塑課堂,打造“金課”,嚴抓“混教”“混學”,由此引發的“化學反應”正在不少學校的教與學中悄然發生。
2020年01月06日 -
“當我步入社會,更深刻地感受到此前積累的職業素養,為我的職業發展帶來很大幫助”。12月28日,正值北京市商業學校建校55周年,15屆北京市商業學校畢業生張成龍回到母校。
2019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