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珞石智能制造產業園,機器人“軍團”以0.02毫米的重復定位精度,有節奏地揮舞著機械臂;協作機器人與工作人員共享工作空間,緊密配合完成各項任務;近百臺智能機器人在經過120個小時的穩定性、準確性檢測后,在車間里整裝待發,這是珞石機器人打造的“智造圖景”,更是一座城市與企業共同奔赴資本市場的生動縮影。
近日,珞石(山東)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啟動港股上市申報程序,成為鄒城推動企業“攀高向新”、鏈接全球資本的關鍵一步。
珞石機器人的成長軌跡,是鄒城與企業同向同行、協同推進優質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生動寫照。從落戶鄒城時的1000萬元,到如今年產能達5萬臺、年產值近4億元的智能機器人領軍企業,珞石實現了約40倍的跨越式增長。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鄒城系統性、全鏈條的賦能。”珞石董事長庹華表示。鄒城將企業上市作為推動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構建“多層次、多元化、多渠道”的上市培育體系。市金融運行監測中心牽頭,通過“助企攀登十大行動”“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推動珞石機器人于2024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并于同月25日在山東證監局成功備案輔導,成為當年濟寧市唯一一家獲此進展的企業。同時,鄒城設立5億元產業基金、1億元“投貸聯動”基金等多元化資本工具,聯動國家級資本注入,破解企業融資難題。
鄒城市金融運行監測中心資本市場科科長倪沖介紹:“目前,鄒城已建立覆蓋154家齊魯股交掛牌企業、1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家A股上市公司及19家省市級上市后備企業的梯次體系,奔騰漆業、艾孚特科技、天河科技、艾坦姆流體等5家企業已與券商簽約,啟動上市進程。”
在搭建資本橋梁、培育上市梯隊的背后,是鄒城以全局思維構建產業生態的深遠布局。
“我們聚焦機器人、新能源船舶、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煤基化工等關鍵賽道,通過‘技術突破、產業集群、生態構建’的發展路徑,推動產業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群崛起’,讓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形成共振效應。”鄒城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喬凡英介紹。
在低空經濟領域,設立1億元產業基金,引進總投資10.3億元的科比特產業園,聯動5家配套企業構建全產業鏈;無人機作業覆蓋全市54萬畝冬小麥,效率提升數十倍,直升機觀光、千架無人機表演等項目在節假日創收超160萬元;新能源船舶領域,國內首個智慧化制造基地落地后,投產百日即獲165艘訂單,并與法國達飛海運集團成功簽約,實現國內外市場雙向突破;生物制造方面,魯抗醫藥首次實現了反式烏頭酸的生物制造,建成了全球首個千噸級生產線,通過技術突破將成本從每噸100萬元大幅降至3萬元。
即便是傳統煤化工,也在恒信集團的綠色轉型中實現“逆襲”——乙醇項目使煤炭附加值提升3倍、年節約糧食150萬噸,“恒信云”工業互聯網和“零廢水排放”系統更助力企業躋身國家級綠色工廠。
截至目前,鄒城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84家,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優質企業45家。
從企業與城市的協同共進,到資本體系的精準支撐,再到五大領域的科創突破,鄒城正以“資本助力+科創賦能”的雙輪驅動,加速本土產業鏈的現代化升級,奮力書寫產業強市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